《时代》2023最佳发明发布,10款医疗器械、
近期,《时代》杂志评选出了包含200项突破性发明(以及50项特别提及发明)的2023最佳发明(THE BEST INVENTIONS OF 2023),这些发明覆盖人工智能、消费电子产品、AR & VR、设计、医疗保健等22个领域。
新晋中国科学院院士卢煜明教授再获千万元大奖
导读 01 2023年12月1日,首届“腾冲科学大奖”在2023腾冲科学家论坛开幕式上揭晓。“无创产检之父”卢煜明教授和CRISPR-Cas基因编辑技术先驱张锋教授获奖。 腾冲科学大奖 02 该奖项是首个完全在中国大陆地区倡议发起、面向国内外评选、单项奖金达1000万元人民币的社会...
【快讯】爱湾智造 | 质向未来,爱湾医学临床质
2023年11月28日,深圳,在爱湾医学创始人杨江涛、联合创始人孙智勇、小筛科技负责人邓蕾切开了象征创新、关爱、敬畏的蛋糕,为组学数据创新精准诊疗的使命踏出新征程。
荣获4个新身份,颜宁在深圳这一年收获满满
11月8日,2023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在会展中心举行,著名科学家颜宁以主持人的身份,再次登上论坛。一年前,她在该论坛上宣布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,全职归国,创建深圳医学科学院,该消息一度登上微博热搜第一。
【快讯】中国抗癌协会产学研转化专业委员会在天津
2023年11月17日,在天津举办的2023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上,中国抗癌协会产学研转化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。
【盘点】“邵逸夫奖”:2013—2023年生命
近日,阔别三年的“邵逸夫奖”在香港举行实体颁奖典礼,同时庆祝奖项颁发二十周年。共超过三十名邵逸夫奖得奖者参与此盛事,其中二十一名于2020至2023年获奖的科学家逐一上台领授奖项。
直观复星国产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在第六届进博会
11月6日,国产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在第六届进博会上宣布正式上市,未来有望以国产产品的身份进入国内医院。 2006年,第一台进口达芬奇S手术机器人进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。2007年初,在医疗团队的努力下,中国第一台全机器人不开胸心外手术顺利完成,开启了中国外科医疗机器人微创手术新起点。 17年过去了,中国已有40多万患者接受达芬奇机器人手术,回归日常生活。今年,本地生产的第四代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,直观复星成功实现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国产化。
首个并且唯一!FDA批准胃食管反流病创新治疗方
VOQUEZNA是首个并且唯一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(FDA)批准的钾竞争性酸阻断剂(PCAB),可为大多数患有侵蚀性酸反流的成年人提供胃灼热缓解和愈合效果。
【快讯】墨卓生物完成数千万Pre-B轮融资,加
过去四年,墨卓生物保持每年一轮的融资节奏,在洲嶺资本、源码资本、华盖资本、比邻星创投等专业投资机构加持下发展迅猛。
上海将打造2个医疗机器人特色产业聚集区
背景介绍 01 10月16日,2023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开幕。开幕式上发布了三大行动方案,面向未来培育增长新动能,分别是《上海市加快合成生物创新策源 打造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行动方案(2023-2025年)》、《上海市促进基因治疗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方案(2023-2025年)》、《上海市促进医疗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方案(2023-2025...
“只要全民免费医疗”,老百姓呼声越来越响,这是
在现代社会,医疗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。人们需要得到高质量、及时的医疗服务,以维护自身的健康和生命安全。然而,在现实中,有些人由于经济原因难以获得足够的医疗保障,这使得他们面临着无法接受治疗、甚至失去生命的风险。 因此,提高全民的医疗保障水平,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免费的医疗服务,已经成为广大老百姓呼声最高、最迫切的要求之一。
2023获批的9款肺癌新药盘点!
肺癌是最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,绝大多数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,故亦称支气管肺癌。肺癌可向四周乃至全身扩散。肺癌大致可以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两大类。
国内首个“产业级”医疗AI大模型发布
近年来,中国医疗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境。传统的医疗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,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、医疗资源严重浪费、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日益凸显。同时,医疗行业的发展空间也受到诸多限制和瓶颈。
【快讯】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领导赴张江药谷调研
2023年10月08日下午,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领导调研了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张江药谷,并且参加了上海力山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二型糖尿病管线的启动仪式。
栏目推荐
第五届单细胞技术应 |
【快讯】翌圣生物完 |